常見問題
設計相關
Q. 設計費的價值是甚麼?到底設計費會用在哪裡?
設計費不只是畫圖,而是整個空間規劃的導航。
設計師就像你的專屬顧問,協助釐清真正的需求,從生活動線、風格設定、材質搭配,到預算配置、工種整合,每一環都需要細緻判斷與經驗協助。
尤其現在裝修的細節越來越多,每個決定都會牽一髮動全身。設計師就像是專案的PM(專案經理),在不同工種之間協調,確保從設計圖到完工呈現都能落地、不走樣。
與其說設計費是付給一張圖,不如說是為了讓你在整個過程中,有一位信任的專業夥伴,幫你少走冤枉路、避免重做浪費,安心到位地完成這個家的藍圖。
Q. 市面上很多風格我要怎麼知道那種最適合自己?
我們會引導你從喜歡的顏色、材質、生活習慣開始,一步一步縮小範圍。與其套用某個風格,我們更重視你「住起來的感覺」。
風格只是手段,適合你的才是關鍵。
Q. 設計費到底是設計什麼?我看不懂圖也不會挑材質,怎麼辦?
沒關係,我們擅長「把設計講成你聽得懂的語言」。我們會用實體樣品、照片模擬、平面圖與 3D 草圖搭配說明,讓你有畫面、有感覺,能安心做決定。
Q. 簽設計約之前我會收到那些資訊?
你會看到我們完整的格局規劃、初步風格提案,以及簡單預估的工程範圍與時程。
這些資訊能幫你判斷我們的設計方向是否跟你想像一致,再來決定是否進入合作。
Q. 會不會遇到被設計師「帶風向」、變成他想要的樣子?
我們不做「設計師家」,而是一起完成你的家。
我們會提建議、給方向,但每個決定都是跟你一起討論出來的。我們相信設計是合作,而不是單方面的主導。
費用相關
Q. 裝修一坪要多少錢?
每一坪的費用會根據房屋類型、格局複雜度、材料等差異而不同,我們會在一開始提供一份「設計與工程費的參考簡章」給你,讓你對整體預算有初步概念。
每個設計階段都會搭配一次預算檢視與更新,讓你不用一開始就全抓死預算,也能隨著討論與細節確認,逐步調整方向與費用。整體報價大約在設計初期已有6成準確度,隨著圖面與材料決定,會越來越精準,確保不會最後才出現大幅追加。
💡這樣的做法,是為了幫你找到「最適合你需求的預算配置」,而不是一開始就用很高的估價嚇人,或過低導致後期落差太大。
Q. 預算該怎麼抓?
依照需求我們可以先提出粗略的預算區間,再以此為基礎的情況下,來了解預算該如何花在刀口上。
每個家的需求不同,我們會依照你提供的預算區間,幫你排序優先順序,例如:先優化格局、強化收納、挑選耐用好整理的材料,這些都是長期來看最值得投資的項目。
另外,我們會採用「滾動式報價」的方式,也就是設計過程中會依照討論的細節,不斷更新報價明細,讓你可以清楚知道每個項目大約是多少,哪些是必要支出、哪些可以視情況調整,不會一次爆出整包價格。
這樣的做法能讓預算掌握更有彈性,也比較能配合你在不同階段的決策節奏。
Q. 我應該如何分配預算才能把錢用在刀口上?
我們的流程會在設計過程中就預估各階段預算,並設置確認點(包含一次、二次、三次預算)。
基本上不做變更,就不會有額外加價。如果要調整,也會事前告知。
Q. 為什麼不能立刻報價?不是做簡單裝修嗎?
因為每個空間條件、需求與預算都不同,真的沒辦法套用「統一價格」。
就算是「簡單裝修」,也可能牽涉到拆除、水電、泥作、櫃體或設備更動等不同工種,沒有現場丈量與明確需求前,無法準確評估工程範圍與細節。
我們會在初步設計階段,根據你的需求與空間條件,提出一份逐項報價,讓你清楚知道每一筆預算用在哪裡,也能一起討論哪些是優先項目、哪些可以微調。
這樣不只是對你公平,也能避免後續施工時產生誤會或不必要的爭議。
Q. 什麼狀況下會追加費用?我很怕裝潢到一半一直加價
只要溝通清楚,追加費用是可以預防的。
追加費用通常發生在這幾種情況:
- 現場狀況與原圖面不同(例如:牆體為輕質牆但原以為是磚牆)
- 業主臨時新增項目(如:臨時想加裝洗碗機、增加插座數量)
- 更換材料或施工方式(從一般磁磚換成特殊石材等等)
為了讓你安心,我們在設計初期就會做足現場勘查與需求訪談,並在每一階段提供滾動式報價明細,讓你隨時掌握金額變化。只要變動內容有新增或更改,我們都會先報價、再施工,不會事後才告知。
我們的目標是讓你在可控的預算內,把空間做到最理想的樣子,而不是一路追加到失控。
時間相關
Q. 設計的時間都在做甚麼?為什麼要這麼久?
設計不是一蹴可幾,而是一步步釐清需求、規劃格局、確認細節、挑選建材、調整預算,確保未來住起來舒服又耐用。我們的平均設計期約為8~12週,確保每一步都幫你想清楚。
Q. 工程時間要多久?
時間會依照屋況與工程內容而定,簡單裝修約4週,全室裝潢平均8~12週。我們會在工程合約階段提供預估時程表,並每週更新進度,讓你放心掌握每一步。
Q. 工程進度會怎麼安排?會不會延期?
我們會先根據設計內容排出詳細的工程排程表,並分階段說明工作內容與預估時間。
每個階段(如拆除、水電、泥作、木作、油漆、安裝)都會標註預計完成時間,讓你清楚掌握進度。只要確認設計圖後不再大幅變更,基本上都能如期完成。
不過,實際工程仍有可能遇到不可預期的狀況(例如:原建物結構與預期不符、材料短缺、天候因素),我們也會盡快與你說明影響範圍,並提出調整方案。
Q. 萬一真的延期了,怎麼處理?
若有延期風險,我們不會等到最後一刻才通知,而是會在預期延誤發生前主動回報,說明原因、影響範圍及預估延長時間。
同時也會重新排程,讓整體流程盡量不被拖累。如果有急迫的入住需求,我們也會依狀況協助調整工項順序或局部優先完工,以降低影響。
Q. 工程會受天氣或假期影響嗎?你們怎麼處理?
像是颱風、大雨導致泥作、油漆無法乾燥、或者國定假日禁止施工(如大樓管理規範),這些都是常見影響因素。
我們會根據實際天候與現場狀況不定期更新排程表,必要時也會同步提供預估調整時間與因應方式,讓你隨時掌握進度變化,安心不焦慮。
法規相關
Q. 什麼是室內裝修許可證?申請會很貴嗎?一定要申請嗎?
只要動到隔間、天花板、水電管線或防火結構,就需要申請室內裝修許可。這是合法施工的基本條件,也是日後保固與保險的重要依據。我們可以協助辦理,費用會事先說明清楚。
Q. 法規對我有甚麼影響?
法規看似麻煩,其實是保障屋主的重要機制,像是逃生寬度、電箱配置、防火材質等,都會直接影響你的安全與使用。我們會協助你了解哪些地方要遵守、哪些有彈性空間。
Q. 如果我是要開業做商業用途的話,會受到那些法規影響?
商業空間需要考慮的法規更多,包括消防、人流動線、無障礙設計與合法用途等。我們有經驗協助申請與規劃,會在設計初期就幫你把這些變數納入規劃,避免日後麻煩。
工程相關
Q. 系統櫃跟木作差在哪?
系統櫃:工廠預製、現場組裝,收納規劃清楚、施工快速、成本穩定。
木作櫃:現場打造,自由度高、可依牆面或空間特製,也能藏管線或強化造型。
哪個比較好?要看你家的空間需求與預算規劃。我們也常採取「混搭」的方式:常用空間用木作打造整合感,收納型空間用系統櫃控制預算。
Q. 裝修期間我可以住在家裡嗎?
全室裝潢或老屋翻新,我們會建議暫時搬離現場。這樣不僅避免安全風險、粉塵與噪音干擾,也能讓工程更有效率、不拖時程。我們會協助提供工期評估,幫你安排合適的搬家或過渡方案。
Q. 我需要到場監工嗎?不然我怎麼知道實際的狀況
你不用每天跑現場,但我們非常歡迎你參與每一個關鍵確認。
平常會由我們代為監工與進度回報,重大施工節點也會安排你現場確認,我們會搭配照片、影片、通訊紀錄等,讓你遠端也能掌握狀況。
Q. 萬一施工過程出錯怎麼辦?誰負責?
我們的制度設計就是為了把錯誤風險壓到最小。
每一階段圖面都經過雙方確認、關鍵位置會由我們與工班二次核對,發生錯誤時也有SOP處理流程。我們會釐清責任點,該我們負責的我們會扛,也會第一時間向你說明並給出解決方案。
Q. 如果我臨時想加東西,會怎麼計價?流程怎麼跑?
我們在設計階段就會盡可能幫你預先思考與規劃好需求,避免施工時才臨時加項,因為工程之間彼此環環相扣,很多項目是不可逆的(例如電線、水管、泥作等),一旦返工,不僅影響品質,也可能延誤時程與增加費用。
如果真的有必要追加項目,我們會先幫你評估整體影響,提供明確的報價與工期說明,經過你確認同意後才會安排施工,不會出現「做了才說要加錢」的情況。所有調整都會留下書面紀錄,讓你清楚掌握每一筆變動。
Q. 如果我沒在現場,你們怎麼監工?可以信任嗎?
可以,我們有完整的監工制度,讓你即使不在現場,也能掌握一切。
我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天天跑工地,所以我們會以「制度化的監工方式」來協助你安心掌握進度,包括:
- 每週固定拍照/錄影回報重點工項
- 針對關鍵節點(例如水電定位、隱蔽工程、櫃體進場)主動安排確認與簽認
- 若發現現場與設計圖不符,我們會即時通知並提出處理建議,不會私自更動
你的角色不是監工,而是決策者——我們會把現場狀況清楚彙整,讓你可以快速判斷,省下奔波時間,也避免資訊落差。
設計圖不只是好看,而是一份「可執行」的施工藍圖,我們的工作就是確保每一步都照圖完成,並幫你把關品質與細節。
Q. 裝修期間我可以把家具留在家裡嗎?
非常不建議。
裝修現場會有粉塵、油漆、泥作、水電管線等工種交錯,如果家具沒辦法完全封存包覆,容易受損。我們會事前提醒你哪些區域需要清空,也能協助安排暫存或保護措施。
流程相關
Q. 如果是裝潢小白,我應該怎麼開始?
沒關係,我們會一步步帶你走。
我們有一套清楚的流程,從認識你的生活需求開始,到格局動線、風格設定、材料挑選、預算控管,我們都會用你聽得懂的方式慢慢說明,你只要帶著你的生活習慣與預算方向來,我們會幫你把整體拼圖組起來。
Q. 我可不可找自己熟識的工班,由妳們監工?
我們強烈建議不要這樣分工,原因有幾點想跟你說明:
裝修其實是一個流程環環相扣的工程,工班之間的默契、施工順序、細節做法、材料交接都有緊密連動,而每間設計公司都有自己配合熟悉的工法與工作模式。
如果由我們設計、你找熟識的工班施工,會變成一種「平行包」的狀態——
但這樣其實最容易發生責任不清、進度卡關、工程落差等問題。我們也常聽到這類合作出現溝通斷層、施工品質難以控管,甚至最後花更多時間與預算去收尾。
我們自己的工班都是長期合作、事前磨合過的團隊,知道怎麼把我們的設計圖面與細節完整還原,也知道每一步的施工安排與交接邏輯。
如果真的想用熟工班,我們可以與你一起討論整體風險與工項拆分方式,但必須先誠實提醒——這樣做未必比較省,反而更容易出狀況。
Q. 可以不要全案包嗎?能只設計、不施工?或反過來?
當然可以,我們的服務是模組化的:
- 想要找我們規劃、自己找熟工班?可以,只設計服務。
- 有人幫你設計,但想找我們施工監工?可以,先確認設計圖面完整性後協助估價與施作。
- 想從頭到尾交給我們處理?那就是全案包。
我們會依照你的需求與預算規模,安排最合適的合作方式。
Q. 驗收後會提供甚麼資料嗎?
你會收到一份「完工交付資料包」,裡面會包含:
- 平面配置圖、立面示意圖
- 系統櫃/木作圖面(如有)
- 水電配置圖
- 建材與五金品牌清單
- 清潔與保養建議
- 保固說明與後續聯絡方式
這份資料不僅能幫你未來維修用,也是一份對這個家的記錄。
Q. 很多專業術語我都不太懂,這樣怎麼溝通?
我們擅長「用生活語言說設計」,不會用你聽不懂的術語壓你。我們會搭配圖片、範例、樣品或簡圖說明每一項設計決定,我們的目標不是讓你聽話,而是讓你真的聽懂。
其他問題
Q. 有些裝潢or家具想要保留,有什麼建議嗎?
當然可以討論保留!我們會一起評估以下幾點:
- 狀況是否良好?(例如櫃體有無變形、水氣)
- 是否能融入新設計?(尺寸、風格、材質銜接)
- 是否影響施工?(例如電路重拉或牆體拆除)
有時候看起來完好的物件,移動或拆裝後可能會損壞,這部分我們會誠實說明可行性,並建議你哪些保留「值得」,哪些可能「反而花更多」。我們的目標不是全拆重做,而是幫你做最聰明的選擇。
Q. 五金零件的落差為什麼這麼大,有必要嗎?
我們常說:「五金是櫃子的靈魂」。
好的五金雖然成本高一點,但會讓你每天的使用順順的、靜音、不晃動、不夾手,而且耐用十年以上。反過來說,便宜五金可能三年內就壞軌、掉門、卡住,維修反而更麻煩。
我們會根據你櫃子的用途與預算,幫你篩選哪些五金值得升級、哪些用基本款就好。不是全用貴的,而是「該升級的地方不該省」。
Q. 裝潢的粉塵跟一般的灰塵不同嗎?
差很多!
裝修產生的粉塵來自水泥、木板、磁磚切割、油漆打磨等工序,這些粉塵的顆粒比一般灰塵還細小許多,會像霧一樣四散,甚至能穿透門縫、管線孔、抽風設備與櫃體縫隙——可以說是「無孔不入」。
如果沒有做好防護,粉塵不只會沾滿全屋、卡進櫃子,還會附著在牆面與地板接縫中,甚至可能影響呼吸道健康,對家中有氣喘、小孩或寵物的家庭影響特別明顯。
Q. 工程行前說明會
為了讓你安心進場,我們會在開工前先做好準備。
工程開始前,我們都會安排一場「行前說明會」,帶你了解即將發生的每個階段與現場狀況。
因為對多數人來說,裝潢現場其實是很陌生的:滿地工具、拆牆敲地,和你腦中想像的成品相去甚遠。很多業主第一次到現場會覺得「怎麼這樣?」「是不是做錯了?」一緊張之下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。
所以我們會事先說明流程、提醒注意事項,讓你知道什麼時間點該看什麼、該問什麼,讓每一步都走得踏實,不會慌亂。
Q. 洽談一定要到公司嗎?有什麼差別?
不一定,但來公司會更清楚。
我們當然可以約在咖啡廳或線上聊,不過如果你願意到我們公司一趟,我們有一個像「小型展示間」的 DEMO 空間,能實際看到不同材料、施工細節與設計呈現。
在這樣的環境下,我們也能更系統地介紹整個服務流程、報價架構,並針對你的生活方式與需求做更深入的了解與討論。這對雙方都會是一個比較完整、有效率的溝通起點。
簡單說,如果你對裝潢還沒什麼頭緒,或是有很多想問的細節,來一趟公司會比較容易「對到頻率」。